第二十一屆全國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學術交流年會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辦。學術交流年會以“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引領鉆探技術發展”為主題,為我國鉆探科技人員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將有力推動我國鉆探工程技術與裝備的進步與發展。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地調局勘探技術所負責人主持,山西省地質學會副秘書長李曉峰,中煤地質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中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高德利致辭。來自全國24個省及直轄市,121個地礦、冶金、有色、煤田、核工業等地勘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生產一線的近300名代表參加會議。
會前,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將專家審查、遴選的71篇論文進行分類整理,裝訂制作成《第二十一屆全國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并由地質出版社印刷出版發行。
會議圍繞非常規能源高效綠色開發、深部巖心鉆探技術、礦山應急救援技術、深海鉆探技術、智能鉆探技術等內容,交流特邀報告10個、學術論文報告20個,以需求為引領、問題為導向,系統地總結了“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技術成果,展望了“十四五”技術發展方向。
會后,近150名會議代表還前往大同市天鎮縣干熱巖施工現場和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進行了野外考察。
據悉,本次年會由中國地質學會主辦,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地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探技術研究所、西安科技大學聯合承辦。